那個是真有其人,還是怎樣也不重要了

或許就如林妹所說,這樣一別,大概是你在發病前有意識地保護我吧,而我同時確信上主也在保佑我。

看見你很多很多的post,你說是要寫給那人看的,當中的一些秘密,只有那人能夠讀懂。我不知道是不是真有其人,但在你心中這人比什麼都要實在,「她」是你的女神,只有「她」,能夠分享你從宇宙獲得的許多訊息。

我可以怎樣理解你和「她」呢?我覺得「她」也是你,你也是「她」,雖然我是摸不著頭腦,但我理不理解也不很緊要,我知道你不是壞人,過去幾個月,我們也有過開心的片刻,這就夠了。

生活還是要過下去。記得第一次見面,對,又是第一次見面,我說我總是在逃避,而你只是笑著說,這樣不好,也沒有要怪責我的意思,想起也感到一陣溫暖。今天我終於覺得,是的,不好再逃避,生而為人,總得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。

過去這些年,我當弱者也當夠了。

是什麼把你吞噬? 這是個我所不能理解的疾病

原來腦內某種化學物質起了變化,好像是某種分泌比平常人多了,就會形成這種精神疾病。

我並不了解這病,只知道你為了控制這病,吃藥吃了十數載,而藥物會令你的精神很不好,不但日常生活難以集中,而且睡眠時間也要比一般人長很多。結果你有很長一段時間什麼也不能做,而你的媽媽也因此得了抑鬱症。

這是今年年初時,你為了鼓勵素未謀面的我,而告訴我關於你個人的故事。那時候我心想,面對著你,我還有什麼資格怨天尤人呢?我根本不能想像你患病時,是有多痛苦,而你得病後,只能夠靠每天吃藥來控制住病情,也不知道要吃藥吃到何年何月何日,然而這病是不會徹底痊愈的。

是的,說吞噬可能是我言重了,不過近日你的狀況好像有點令人費解,但願你只是「別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們看不穿」就好了。

斷絕往來是對自己最好的決定

正如小飛飛話,有啲人注定只能是自己生命中的過客,而過客就是,出現過後從此不再相見。

卓,一個icq年代認識的朋友,相識超過20年,而他因為要收拾母親家裡的東西,竟翻出了一張20年前我寄給他的明信片,明信片上我寫道,多謝他一直以來的關照。然而,他在手機通訊軟件上卻說,是我一直關照他。

我心想,哪有我關照他這回事…不過怎也好,因為這夜他的這個舉動,讓我深深明白,朋友是不論多久沒有見面或沒什麼有聯絡,大家依舊會把對方記掛心中。

而他(古人),不是朋友,他既不需要我的記掛,也不值得我費心思去記掛。如是,我終能下定決心,不再牽扯,還他原來就是過客的身份,也為這段莫名奇妙的感情畫下句號。

今後,他的「天才與白痴」都與我無關了。

也多謝卓讓我有此領悟。

暖心的笑顏

今天工作很疲累,我竟記起你的笑顏,感覺溫暖,即使你早已遠去。

一切的好人好事,都讓自己留戀,是因為只怕不再遇上。我不樂觀,你說這是一廂情願也好,執著也好,就是不相信人世間能輕易地遇上好人好事。

愛情不也是一種逃避?

這三天假,上了三天的山,心靜不下來,卻想到,愛情不也是一種逃避?

因一齣日劇而流行的一句說話:逃避雖可恥但有用。其實逃避是多有用? 至少我的經驗並不如此。

誰不怕孤獨,誰不怕寂寞? 可以的話,我也不想執住不放,理性上知道這樣不好,但內心和腦袋總是不能同步。

如果憂鬱是一陣子的事,我想我還是可以忍受的。

你並不需要我,我也不再糾纏

小王子的故事中,我最喜歡是孤狸告訴小王子什麼是馴服的一段,而剛好你也喜歡,但我猜塵世間看過小王子也喜歡這一段的人應該也很多吧,所以這個剛好並不稀奇。

這幾個月下來,你大概已馴服了我,可我並沒有馴服到你。你自主自立,我卻仍然是個依賴的靈魂。一如我提到《後漢書》心生依戀的故事:「浮屠不三宿桑下,不欲久生恩愛,精之至也。」意思是,僧人不會在同一棵桑樹下寄宿三晚,以免生出依戀之心。你這棵桑樹,我又何止三宿呢?

我的喜好如書法、如粵劇、如絲竹管絃,你不但有興趣還表示欣賞,這對我絕不是毫無意義的,須知道這些興趣我都難以和其他人分享。

今日,我還死不斷氣地發了一首陳綺貞的《旅行的意義》給你,而你只有已讀。

不過,到了下午六時半快收工的時候,我竟突然想通了,之前你咁俾面聽我傳給你的歌,全因你對我有情,現在那份情都消散了,我介紹的音樂你自然是不會再有興趣。

如是,我發了最後一個信息給你,祝福你一切安好。

//你勉強說出你愛我的原因
卻說不出你欣賞我哪一種表情
卻說不出在什麼場合我曾讓你分心
說不出 離開的原因

勉強說出 你為我寄出的每一封信
都是你 離開的原因
你離開我 就是旅行的意義//